市机关志愿队成立,帅府“华韵新姿”展览开幕!
2020-12-07 22:02:21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近日,由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滨江街道党工委联合主办的“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挂牌仪式暨‘华韵新姿’展览开幕式 ”于12月5日下午在大元帅府广场顺利举行。







“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基地”落户


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服务队是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指导下的一支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的大力支持下,该服务队正式将大元帅府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常驻基地。




活动当天,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江咏川向大元帅府纪念馆颁发“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牌匾,自此,大元帅府正式成为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阵地。在挂牌仪式上,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党支部书记程存洁向12支志愿服务队授旗,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书和远方志愿服务队队长陈雪玲带领全体志愿者宣誓。







抗疫英雄“帅”气登场,志愿服务启航“远方”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先生早年学医,他博爱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投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成为广州疫情救治的主战场,收治了广州绝大多数的新冠肺炎患者。




活动当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来到大元帅府广场为滨江街道居民提供中医科、肝病科、内科、急诊等科目的义诊服务,涉及肝病、内科、急救常识与技能、狂犬疫苗知识宣教、中医耳穴压豆、开天门、学位按摩、免费B超、心电图等各方面医疗知识和服务,展现出医疗工作者的志愿服务风采。





80余件文物漂洋过海回“娘家”,首次亮相羊城

美籍华人余翠雁多年来在西方搜集了一批中西并融的女服及配饰,并将这批服饰送回祖国。该馆从中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80余件文物进行集中展示,通过“衣裳:华服新貌”“配饰:旧物新用”两部分内容,呈现19至20世纪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服饰姿态及中西文化的关联与融合。




云肩、挽袖、补子、马面裙、龙袍……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中国传统服饰常通过纹样、配饰、色彩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表达祝福寓意,折射出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









推荐展品


1、晚清龙袍改外套




有别于西方服饰的立体结构,中国传统服饰均为平面剪裁,将其拆解后,具有衣片宽大、刺绣花边完整等特点,西方人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结构特点,将中国晚清民国的衣裙改装成新的形态。这件女式外套是由中国皇帝和皇亲贵族专用的袍服改制而成。


2、清代补子改手袋




清代补子改首饰盒




晚清民国时期,在中国具有森严等级象征意味的补子,在西方常被制成各式手袋,首饰盒、托盘或其他家居物品。


3、民国博古纹马面裙改蝙蝠袖上衣




在西方人眼里,马面裙热烈的装饰图案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进行服饰再设计的极佳素材。中国马面裙在西方现代化的着装习惯及审美情趣下,被改装成各种各样的现代上衣。





馆校合作,让文物活起来


为进一步盘活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推动教育与文化的融合,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携手,开展馆校合作,特别策划了“华韵新姿”展览文物活化与利用馆校合作项目。


该项目将大元帅府的文物、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研究生课程,将高校的实践课堂搬进大元帅府,并利用“华韵新姿——19-20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服饰”专题展的展品元素进行文创设计,推出“福到”“韵”两个主题设计系列。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在大元帅府开展《岭南服饰文化》课程学习,近距离鉴赏馆藏服饰精品。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走进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与高校教授和学生共同探讨文创设计方案。





设计作品节选



作品:福到

指导:金憓教授

作者:孔紫琳、禤伟源、张勇、綦奕璇、龙柳志



作品:韵

指导:金憓教授

作者:黄明康、严俏、杨涵嫣、庹讯、何淑颖、王圣媛




展讯


1、展览时间: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2月28日

2、展览地点: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北三楼专题陈列厅,同期在广州城市旅游问询救援服务中心的广州塔和花城广场问询点展出

3、咨询电话:020-89012366(周一至周日上午9:00至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