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广州欢迎你,海珠非遗有约”活动热闹开张!信息时报小记者收获满满
2020-08-07 22:48:49




8月7日上午,天公作美,广州市民在阳光下走进晓港公园,参加由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海珠区公园管理中心、仁兰(广州)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州市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繁荣基金会支持,广州博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广州欢迎你,海珠非遗有约”首场活动。这是今年海珠区结合地摊经济,举办的首场大型非遗活动,也是海珠区“一街、一站、一园、一平台”的“四个一”非遗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活动现场,市民热情围观。



木艺。



公仔纸。



广绣。



草编技艺。


三雕一彩一绣、小凤饼、西关打铜、糖画、剪纸、草编、公仔纸、蜜酿技艺制作…从香气四溢的小凤饼、甜蜜蜜的糖画一直逛到精美的广彩广绣,18个各具特色的非遗摊位在晓港公园北门榕树广场一一排开,吸引了千余市民流连忘返。大家纷纷表示“好玩、好吃、好看,还好买”“逛公园还能顺便把非遗带回家,真好”。市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享受了一场“活色生香”的艺术盛宴,体会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还有一群特邀嘉宾——信息时报优能小记者。



信息时报优能小记者团。


“叔叔,我想要一个小猪佩奇的糖画”“叔叔,可以教我剪一个福字吗?”小记者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认真地体验、学习着非遗技艺。“以前都是在课本上了解非遗,这一次我们亲自体验了很多非遗技艺,才感受到它们的宝贵和魅力。我要把这次非遗体验写成作文!”小记者兴奋地说道。



小记者收获糖画师傅送赠的作品。



对铜艺作品爱不释手。



体验糖画。



蛋雕摊位前认真采访学习。




仔细观察榄雕。


小记者体验公仔纸游戏。


据悉,“广州欢迎你,海珠非遗有约”活动将持续至8月9日,不仅有海珠区的非遗项目,还邀请了广州其他各区的非遗精华项目。此次活动宣传推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的知名度,增加了非遗产品的销售量,推动了海珠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海珠区重视非遗工作,截止2020年6月,共拥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3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7项;国家级项目传承人3人、省级项目传承人13人、市级项目传承人25人、区级项目传承人33人。海珠区前进路小学、大元帅府小学等11个单位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数量居全市第一。每年的“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海珠非遗季”“岭南古琴音乐会”等非遗活动广受好评。



小记者参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体验广彩制作。


近年来,海珠区为提升非遗品牌价值,促进非遗产业发展,提出了打造“一街、一站、一园、一平台”的“四个一”非遗发展思路。“一街”是指“非遗一条街”,依托海珠区的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建立了11个非遗大师工作室,逐步形成了集教研、购物、鉴赏、展览于一体的非遗文化旅游一条街;“一站”是指将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打造成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提升展示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展览层次;“一园”是指海珠区积极推进“非遗进公园”,“广州欢迎你,海珠非遗有约”系列活动今后还会继续举办;“一平台”指的是“互联网+非遗+教育+金融+文化产业”的线上非遗平台。整合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的资源,开展非遗展览展示、非遗互动体验、非遗研学等活动。实现线上非遗平台+线下非遗展馆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非遗传承新业态。


“高品质生活,离不开文化与消费的共振。此次活动体现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独特魅力,也创新了消费模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介绍,“非遗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我们会继续努力,推动非遗的创造性发展,让更多群众分享到非遗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