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好人 | 蒋科: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
2020-03-17 15:54:59

                                                                         




自“抗疫”战打响以来,

面对瑞宝街数量如此庞大的重点人员,

每当出现了可疑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

总有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始终冲在最前线,

不畏艰险、通力合作,

他们就是——防控应急小分队。




蒋科不仅是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也是防控应急小分队队长。自小分队成立以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街道哪里出现疫情突发事件,哪里就有蒋科和他带领的防控疫情小分队的身影。他们雷厉风行、各司其职,对有可疑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都做好跟踪隔离措施。          




24小时待命,疫情当前时刻准备着


“第一、我是共产党员;第二、这是我的工作使命。能为疫情做贡献,是荣幸。”从1月24日至今,蒋科每天手机24小时开机,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态。


为了争取家人的理解支持,他坚定地对家人说:“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我绝不能退缩,而是要勇敢地冲在抗‘疫’最前线;同时我会做好各项防护措施,你们放心!”为了与孩子做到最大程度的少接触,他选择每天早出晚归,“疫情以来,其实最对不起的还是我的家人,我给家人的陪伴太少。”蒋科愧疚地说。


蒋科与公安、医护人员商讨跟踪隔离方案。        


以实际行动做表率,始终冲在第一个


“我首先要自己上,给队员起到表率作用,他们才不会有畏难情绪。”蒋科坚信,行动是最好的榜样,作为防控应急小分队队长,不仅要在前方指挥作战,更要关切到每一位队员,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才能让大家充分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疫情前期,家里有个过期了的口罩,也不管它是不是医用的,我戴着它就直接‘上战场’了。”蒋科无奈地说。但当他看到许多队员跟他一样,在极其危险的工作环境下,仍是“小米加步枪”的装备时,他绞尽脑汁和其他热心的同事一起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帮助街道购买口罩、酒精棉片、洗手液、测温仪等物品,从而保障了队员们的安全。


蒋科布置对密切接触人员的相关工作安排。        


换位思考,以最体贴的方式耐心劝导


“疫情期间最大的困难,就是一些人不愿意集中隔离,我们的调查工作他们也不配合。”蒋科道出了防控应急小分队面对的难题。


这些不配合的人员,一来是觉得没有必要,二来是担心隔离地方的条件,三来是感觉会被歧视、影响不好等等。这时,蒋科多年积累的丰富群众工作经验便派上用场了,他还发明了上门劝导“三板斧”:一是拉家常,二是讲形势,三是明后果。“首先要稳定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政府的防疫工作安排,然后向他们阐明,如果不隔离导致其他人感染要负刑事责任,还会威胁到整个社区的安全。”


“有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工作就会容易得多。”就在上周四,蒋科深夜十二点半接到区疾控的电话,一位从泰国清迈回社区的居民,乘坐的航班确诊了一例患者。为了进行下一步隔离工作,蒋科通过派出所得到该居民住址,并上门想劝导其前往隔离酒店,无奈却吃了闭门羹。对此,蒋科乐观地说:“站在这位居民的角度想,如果是我,大半夜听到有人敲门,也会很警惕的吧!”随后,蒋科只好继续通过公安查找该居民的手机号码,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疏导之后,他再次上门并成功将该居民进行了转移。


蒋科(左一)在隔离酒店检查重点人员集中隔离工作。        


心系群众,他从未止步


过去两年,蒋科在街道城管科工作时,恰逢石溪片区印刷行业整体搬迁时期。他每天早出晚归,一段段河涌巡查整改、一间间企业摸查核实、一家家企业作搬迁动员……“遇到困难和挑战,正是体现党员价值的时候!”蒋科坚定地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向街道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共整治838家“散乱污”企业,转移近2000家印刷企业和相关中下游企业。


回忆起八年的警察经历,蒋科道出了印象深刻的一次救火经历。“我们做社区民警的嘛,对社区居民的情况比较熟悉,我记得那户有一位老人家,就没管那么多,直接冲进去了。”于是蒋科赶在消防队来之前,拿起灭火器毫不犹豫地冲入火势之中,将这位老人背出火海。


蒋科除了把社区街坊群众装进心里,兢兢业业为大家服务,他更是走进湛江市遂溪县赵屋村,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扶贫工作。“刚去的时候,看到这个村子的状况,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他们实实在在地脱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赵屋村全村7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