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新院址项目推进现场会在海珠湾片区地块(海珠区AH1018规划管理单元)举行,吹响了新院址项目开工的号角,海珠区医疗资源再添重彩,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一大步。据悉,该院占地面积将达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4万平方米,拟设置1500张床位。
但由于海珠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随着海珠湾建设进入白热化,
海珠湾片区医疗总量不足,
医疗资源基础薄弱,
难以满足片区经济高速发展需求。
新院址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是海珠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海珠区下一个十年将全力对接服务的重点项目工程,更是一项造福广大群众实现海珠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
项目建成后,海珠新院区主要聚焦生命早期医疗服务及心脑血管连续性疾病服务,以妇儿学科群、泛血管学科群建设为主要功能定位,将大大提升海珠区妇儿专科和心脑血管专科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辖区广大群众的就医环境,提高海珠区总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健康海珠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孙逸仙纪念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发展一直深受空间布局限制,海珠新院区项目建设是孙逸仙纪念医院里程碑式的历史性转折,项目实施和启动得到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等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关注和支持,新院区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医院医教研综合实力,加快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目标,有利于打造区域型医疗建设高地,新院区建成后,医院将继续致力于为百姓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海珠区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向外延伸引流高端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除成功引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新院区外,广州和睦家医院在琶洲顺利落地开业,与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琶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中,同时通过区域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形式,与辖区内10家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合作与交流,先后组建了6个1+1+N模式的医疗联合体,14个专科联盟,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向内深挖内驱发展动力,以推进高质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基本工作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医药强区行动和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不断提升健康海珠建设内涵,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群众对海珠区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始终维持90%以上,2018年达98.7%。海珠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得到认可。
资料及图片来源:海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