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好人丨陈芝玉:做个行动迅速,热心助人的“海豚”
2019-06-20 18:15:13

陈芝玉的微信昵称带有两只小海豚,

她很喜欢“海豚”这个形象。

她说海豚很像她自己,

虽然胖乎乎,黑黝黝,

但却行动迅速,热心助人


陈芝玉从小就做“学雷锋做好事”,后来又投身义工队伍,2015年,她正式成立了“海豚队”,发动家人、朋友、邻居、街坊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探访荣军医院、定点服务工疗站和老人院、远赴连州扶贫……如今海豚队已有300多位成员,归属于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旗下。



“虽然我们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荣誉,我却用心实实在在把每件事尽量做到最好!可当我看到帮助对象感激的泪花,和感激的话语时,内心就觉得自己这事我做对了!”陈芝玉动情地说。


陈芝玉(温倩茵 摄)


原来这就叫学雷锋做好事


陈芝玉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里还有5个兄弟姐妹,因为父亲生病,全靠着母亲一个人的薪水生活。


为了补贴家用,陈芝玉放学就跟同学们上街捡破铜烂铁卖钱。有一次,在大街上,一位路过的阿姨问她们:小妹妹,你们干嘛捡这些东西?家里没饭吃吗?8岁的小芝玉不好意思承认家庭困难,却大胆地问阿姨是否需要帮忙。阿姨把她们带到了昌岗东路的百货商店,让他们帮忙打扫卫生、整理书本。那天结束后,阿姨们夸赞她们:这么小就会学雷锋做好事了!陈芝玉那时明白了:原来这就叫学雷锋做好事


后来,陈芝玉一直在百货商店无偿干活。口渴时,阿姨会给她倒水喝,还会提醒她小心烫嘴。流鼻涕时,阿姨也会拿纸巾帮她擦拭。由于平时母亲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无暇顾及几个孩子,“那个时代的人思想很单纯,当时看阿姨对我这么好,也不嫌我脏,就决心一直做下去。”


遇到需要帮忙的,只要力所能及都去帮



从小就学雷锋的陈芝玉,遇到需要帮忙的,只要力所能及,她都会帮助他人,平时为邻居送药,路上帮受伤孩子包扎伤口,还曾经马路上救过3个老人……


那次大约是1995年,某日下午在昌岗东路,一位阿婆摔倒后,手臂骨折,血流不止。陈芝玉正好看见了,马上把她扶到附近的医院,帮她挂急诊,陪她打针、接骨,还替她支付了医药费。


阿婆记不清家里的电话,陈芝玉又询问了她的住址,亲自跑过去把她的家人带到医院,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一心一意地帮阿婆,她把自己原来要做的事情都忘记了。


“后来我妈说有个阿婆每逢节日就来我家问候,还问我在不在家,几次之后我才记起应该是那时帮过的阿婆来感恩,但我工作忙很少在家,很遗憾没能跟她再叙家常。”



这些年来,每逢周末或者工作空档期,陈芝玉都会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到大街上,为环卫工人、贫困户和流浪者奉送爱心粥和糖水。一开始是家人和朋友,后来队伍逐渐壮大,邻居街坊也纷纷加入。


成立海豚队:必须扛起团队的责任


陈芝玉退休,迎来了海豚队”的正式成立,她开始投入到海豚队的工作中。海豚队成立前,我有空才组织活动,没太大压力。成立后就不同了,我必须扛起一个团队负责人的责任。


陈芝玉(左一)与海豚队成员合影。


2016年到2018年,海豚队定期探访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与荣军叔叔们做手工、唱歌,陪他们聊天。此外,海豚队每月两次定点服务康园工疗站,教残障学员们学习《弟子规》,开展了游园活动等。如今,海豚队已归属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队伍规模也达到了300人。


而与此同时,一些误解和流言蜚语也出现了。有的人在背后窃窃私语,质疑筹款去向,质疑她的动机。陈芝玉坦言,刚开始听到这些,自己心里很不好受。“这个过程是一种磨砺,把自己磨圆了,心从不能打开到打开,从不能承受到承受。以后听到尖酸刻薄的话,也不再不舒服了。”


发动捐款 帮扶贫困家庭


陈芝玉住在坚真社区,她了解到坚真社区和聚德西社区聚集着很多贫困户,是广州市的一个扶贫点。逢年过节,她不时发动大家捐款,购买物资,送到贫困家庭手中。


派发福袋。


2018年,陈芝玉又领着11名海豚队成员,租了一辆小巴,带着自发出资购买的大米、面条、食用油,以及一些旧衣服和旧家电,摇摇晃晃花了5个多小时,去到清远连州马踢山展开帮扶慰问。


到了马踢山,陈芝玉发现,这里不少小女孩都跟着爸爸生活,她们的妈妈抛下一家老小,去了县城或者大城市打工,再也没有回来。小女孩们衣衫褴褛,趿拉着一双明显是大人穿过的拖鞋,“衣服已经洗得不能再洗,黑色的脏东西已经深入毛线里了。”这些贫困户的苦况看在陈芝玉眼里。她抱着一个10岁出头的女孩,问她:“你的妈妈呢?”“我没有妈妈。”女孩伤心地哭了。陈芝玉忆起自己童年时爸爸病故的遭遇,也忍不住落泪。


为了切实帮助到贫困户,陈芝玉拿着居委会开出的贫困户名单,挨家挨户上门,了解贫困户家里的情况,把物资分发给他们。孩子们抱着海豚队带来的衣服,都非常开心。


来回路途中颠簸了将近10个小时,海豚队每人也承担了一笔不小的费用,但陈芝玉说:“看到那些孩子拿着东西,高兴得眼里泛着泪光。那一刻,我觉得所有辛苦都很值得。”


传承:希望更多人加入志愿者


在外,陈芝玉忙着策划和组织活动;在家里,她又忙着处理文件、运营后台。因此,她无暇给予女儿太多的照顾,你总有忙不完的事情,真是比总理还忙。她的女儿有时会这样抱怨说。


但是,女儿并非不理解妈妈所热爱的事情,妈妈所做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现在,女儿也成为了救助流浪动物,给孩子免费上课的义工……


受陈芝玉影响,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如今,海豚队里也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队员覆盖了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最小的队员今年才8岁。每次在i志愿上发布活动,陈芝玉总会注明是否适合青少年参加,鼓励志愿者以家庭形式参与进来。


“我们这一代人毕竟会老去,新一代人必须要接力。”陈芝玉希望,能有更多人带着孩子一起加入义工队伍,不空喊口号,踏踏实实做事,真正传递正能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署名除外